陶藝 海棠陶藝陶人的刀 當各類藝術紛紛跨出藝術殿堂和生活結合之際,我們明白黏土才是最適合的媒材;讓作品從生活中開始,結合創作思考後,再重新回歸生活中! 陶藝 海棠陶藝的書法字

陶藝直購 釉藥供應 陶藝訂製 陶藝教學 服務項目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註冊中心

   回上一頁

 

台灣傳統陶瓷發展簡介


國立師範大學教授 陳新上  1999'7/10

 

壹.概述

臺灣陶瓷的發展在世界陶瓷史上是個很特殊的例子。由於政治與文化的不斷更迭,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族群不斷地融入,不同的製陶觀念、技術和產品也在不同的時期中匯集在這一股洪流之中,共同形成一部獨具特色的歷史。

貳.臺灣各時期陶瓷發展概況

臺灣陶瓷的發展依據其坯體的性質及製作的技術,大致可分為四期:第一期為史前時期,以土器為發展重點;第二期為明清至1895年日本統治時期,以陶器為發展重點;第三期為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開始發展石陶器;第四期為1970年至今,瓷器正式在臺灣成長。這種分期方法原為敘述方便的武斷說法,事實上其間產品與技術重疊並存的情況很多,無法作斷然的分割。不過這種發展階段大致與一般陶瓷發展的規律相符,因為陶瓷器的發展過程大致都是沿著土器、陶器、石陶器和瓷器的軌跡前進,各時期間的差異仍然很明顯。因此這種分期法可以看出臺灣陶瓷發展的主要脈絡,以及各時期在製陶技法和產品上的重要特徵。

第一期:土器發展時期:

第一期主要是指臺灣的史前陶器,其時間跨距大約從史前的西元前4500-3500到1624年(明代天啟四年)之間。

臺灣從史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就有陶器的製作。在《諸羅縣志》和《臺海使槎錄》等古籍,以及日治時期的文獻上都有陶瓷文物出土的調查與紀錄。近年的考古發掘出土豐富文物,對於史前臺灣陶瓷的發展更有比較明確的了解。

臺灣新石器時代陶器最早的以「大坌坑文化」為代表。其主要活動的時間,約為4500-3500B.C.左右。晚一點的有臺北圓山文化和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開始於2500B.C.左右,芝山岩文化始於2000B.C.左右。晚期的代表是臺北植物園文化,約在1000B.C.開始出現,到500A.D.才結束。此外從北部到南部,從西部到東部都先後發掘了許多史前陶器,而且還在不斷有新的發現。

此一時期為土器發展時期。在產品方面,都是用含有雜質的有色黏土為原料,生產方面純以手工生產,只有簡單的刮削與拍陶工具;在窯爐方面,沒有真正的窯爐,大都以無窯覆燒,較晚期的十三行遺址尚能看到燒窯的遺跡。由於燒成技術的限制,燒成溫度都很低,通常不會超過900℃,成品的孔隙率很大,質地粗鬆,容易碎裂。由於還達不到一般陶器的品質,所以稱為「土器」。這種低溫燒成的土器,大多是沒有施釉的夾砂紅陶、灰陶、彩陶或黑陶。形制不大,器形簡單,有罐、缽、壺、甕等。器表或為素面,或有花紋。花紋以壓印或刻劃等技法為之。紋飾有繩紋、刻紋、貝紋、捺點紋、圈紋、網紋、幾何紋、方格紋、曲折紋、編織紋、圓圈紋、渦紋等多種。

臺灣原住民陶器的製作也包括在史前土器之中。原住民族除了泰雅與賽夏族之外,其餘各族多有陶器製作的紀錄。直到戰後初期阿美族還有製陶者,但如今已不再製作。唯獨蘭嶼島上的雅美族至今仍然遵循傳統,由成年男子以手工製陶。
原住民製作的方法和新石器時期的陶器極其相似,純以徒手成形,捏出陶罐、陶壺、陶瓶、陶碗、陶缽和土偶等各種器物,再於表面裝飾花紋。


阿美族陶器 阿美族祭祀酒杯 雅美族人物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提供)



卑南遺址雙把圈足陶罐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提供)



卑南遺址繩紋陶罐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提供)



第二期:陶器發展時期:

第二期從1624年(明代天啟四年)到1895年日本人治臺為止。主導者為從中國沿海移民而來的漢人。漢族移民的陶業開始於明朝末年。隨著漢人的大量移入,大陸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陶瓷產品與技術也隨之引進臺灣。

在日治時期的文獻資料中都認為臺灣陶業最早出現的地區為南投和鶯歌,前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服部武彥根據當時調查的結果認為:「南投及鶯歌兩地之陶業歷史最為悠久。」 1939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的《臺灣工業》也持同樣的看法。

然而從一些現有的文獻與文物上推斷,臺南應是漢人把陶瓷技術引進臺灣最早的地方,也是臺灣陶器發展的起源地。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人由澎湖入據臺灣本島,便在臺南築城建堡,當時曾經自大陸雇用工匠入臺,製造石灰磚瓦。 此段紀錄指出臺南在荷治時期為了建築的需要,已經燒製磚瓦。

《臺灣通史》〈工藝志.陶製〉記載:
鄭氏之時,諮議參軍陳永華始教民燒瓦,瓦色皆赤,故范咸有赤瓦之歌。然臺灣陶製之工尚未大興,盤盂杯碗之屬多來自漳泉,其佳者則由景德鎮,唯磚甓乃自給爾。......光緒十五年,有興化人來南,居於米市街,範土作器,以售市上,而規模甚少,未久而止。唯彰化有王陵者,善製煙斗,繪花鳥,釉藥極工,一枚售金數圓。次為臺南郡治之三玉,其法傳自江西。而王陵且能製瓶罍之器,亦極巧。」

1662年(永歷十六年),而臺南應該是臺灣漢人移民最早從事陶瓷生產的地方。
此時期臺灣已能燒製陶器和傳統磚瓦,但還沒有能力生產瓷器碗盤與花器,故此一時期為陶器發展階段。從陶瓷的社會需求面來看,在清朝當局對臺灣實施海禁時期,臺灣居民逼不得已而生產磚瓦,自然也會燒製民生必備的日用粗陶器。

自此以後,一直到1796年(嘉慶元年)之間,南投才開始製造帶釉陶器。1804年(嘉慶九年),鶯歌也開始發展陶業,成為臺灣最早製陶的地區的之一,大約要到道光年間臺灣的製陶業才比較普及。

臺灣地區經過三、四百年的發展,產品已多樣化,陶器種類明顯增加;生產技術較前進步很多,雖然也是手工生產,卻有簡單的手拉坯轆轤等生產工具。有相當進步的窯爐可以使用,這個時期的窯爐以包仔窯和蛇窯為主,燒成溫度可提高到1100℃以上。製品質地比土器為緻密,孔隙率較低。開始使用灰釉與鉛釉等釉藥。產品除了磚瓦之外主要是日用粗陶器,包括水缸、陶甕、陶缽和陶罐等。

交趾陶是臺灣陶瓷上重要的文物之一。嘉義地區為交趾陶的發祥地,而臺南縣佳里的震興宮和學甲的慈濟宮則為現存早期交趾陶最多的地方。臺灣交趾陶據傳源於廣東佛山石灣,於清中葉以後傳入臺灣。交趾陶為低溫鉛釉陶器,雕刻手藝秀麗,賦彩豐富。大都用於寺廟與豪宅等建築的裝飾,造形以戲劇人物為主,亦有花鳥、香爐、珍玩等小品。葉王是最負盛名的交趾陶師,日治時期他的作品頗受珍視,曾經展示於萬國博覽會中。其製作技術在臺灣一直傳承下來,如今已經成為臺灣最具本土特色的陶藝之一。

第三期:石陶器發展時期:

第三期從日本人治臺的1895年起,到戰後的1970年為止。此一時期中溫石陶器引進臺灣,製品的燒成溫度可達攝氏1250度左右,胎質密實,孔隙率小。此期又可以1945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1895年到1945年的日治時期;後期從到1970年的戰後初期。兩批不同的統治者引進不同的產業政策與生產技術,但基本上,都是以石陶器為主要產品。

石陶器的發展從苗栗地區開始。1897年(明治三十年) 日本人岩本東作在苗栗街西山築窯,製造陶管以及日用粗陶器。日治初期京都清水六兵衛的伯父開始在北投燒陶,但時間不明。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松本龜太郎才在新北投築窯設場。

此一時期臺灣陶瓷的發展,在產品方面,除了原來漢人燒製的日用粗陶之外,北投、苗栗和魚池等地已經利用當地的黏土燒製餐具、花器、酒器,以及日式的生活陶瓷,如火缽、磨缽等。這些地區的土質比較優良,可耐較高的燒成溫度,燒成的陶器已達到石陶器的品質。此時並有建築陶瓷的西式紅磚、瓷磚與衛生陶器,初級的工業陶瓷,如陶管、耐火磚、耐酸磚等,都是新興的產品。

此時期生產技術的改進有其重要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機械化的生產政策。日治初期即有動力機械的引進,包括使用練土機以代替人工練土,採用陶管擠型機,大量生產陶管於基礎建設上。引進鏇壓機用於碗盤與花盆的製作,並引進石膏製模技術,以利產量化與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在窯爐方面,日本人先後引進傳統的目仔窯與現代的倒焰式四角窯,並使用天然瓦斯與煤炭作為燃料。兩者都和包仔窯或蛇窯以木柴為燃料的傳統窯爐大不相同。在釉藥方面引進灰釉與長石釉,不同於中國傳統的低溫鉛釉和灰釉;並且引進豐富的著色劑,使釉色產生多彩多姿的變化。

戰後,許多日資窯場在日本人回國後,都由國民政府接收,或轉由本地人經營。這些窯場仍然繼續日治時期的基礎在發展著。此外,由這些窯場出身的許多從業人員則紛紛自立設廠,或到其他窯場工作,把技術傳播到各地去,提高各地陶瓷的水準。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受到對外交通斷絕的影響,使國內陶瓷產業得到發展的機會,尤其碗盤的製作異軍突起。加上政府鼓勵產業外銷,西式的餐具等日用陶瓷種類繁多,採用量產化的生產策略,賺取大量外匯,成為臺灣陶瓷發展的黃金時期。而裝飾陶瓷與現代陶藝也開始萌芽,成為新興的陶瓷品類。

此時原住民的陶瓷發展幾已完全停滯,漢人仍然支配主要的市場。前期由於日本人的統治,其技術、人才與資金進入臺灣,取得高級產品與技術的支配地位,奠定了臺灣陶瓷現代化與機械化的基礎。1949年之後,另一批大陸的技術人員與知識份子跟隨政府遷移臺灣,成為新興發展的力量。由於政策的主導,對於陶瓷知識的引進,技術的改良,產品的開發,市場的拓殖等都注入相當的心力,使陶業再度迅速發展。

第四期:瓷器發展時期:

第四期約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此一時期最重要的特徵是1970年代所發展的高溫瓷器燒造技術。瓷器主要以高嶺土為原料,胎質潔白而細緻,燒成溫度通常達到攝氏1250到1300度之間,是陶瓷器的最高水準。日治時期雖然有少數的瓷器出現,如松本龜太郎的「北投燒」和松山蔡川竹的「辰砂器」都已經達到瓷器的品質,但是兩種都只是少數特例,並無全面開展。整體而言,由於原料的缺乏,以及大陸與日本產品的擠壓,日治時期臺灣並未具備瓷器發展的條件,只達到石陶器的發展階段而已。

臺灣真正發展瓷器要等到1970年以後。在前一時期,由於政府鼓勵產業外銷,大小窯場紛紛設立。當時的坯體原料大量使用北投土,而四角窯則到處林立。四角窯以生煤為燃料,使得空氣污染的情況十分嚴重;而北投土的濫採則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乃至因為颱風來襲而釀成重大災害。兩者都使得政府勢必採取斷然的手腕解決。1960年代政府終於先後下令禁燃生煤與禁採北投土兩種措施。在相對的輔導措施方面,則在1971年引進天然瓦斯到鶯歌,以取代生煤;輔導業者採用瓦斯梭窯和自動隧道窯,以取代燃煤四角窯;獎勵業者到國外考察,進口日韓等國外的高嶺土,以取代北投土。加上傳統粗陶受到塑膠與金屬製品的衝擊下,已失去生存的空間。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終於導致臺灣業者走向瓷器發展的道路。

此一時期瓷器產品主要有三方面,一為餐具的碗盤和茶具,二為仿古陶瓷,三為西洋玩偶。餐具方面主要生產的窯場為北投的工礦公司、金義合、永大、永豐,淡水的大同、淡江,鶯歌的泉興、遠東、國際,其他還有大中、億安等公司。仿古陶瓷主要集中在北投和鶯歌兩地,主要以故宮博物院宋元明清的官窯瓷器為仿製對象,另外一個模仿對象則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唐三彩。由於知識與技術的進步,製品可以模仿得維妙維肖,幾可亂真,業者也往往以此自豪。西洋玩偶方面主要分布地區為桃園、新竹與苗栗等地,其中以新竹的東方為最早,而以苗栗的廠家為最多。西洋玩偶最初技術由日本轉移而來,產品以歐美的裝飾陶瓷為主,包括人物、動物、花卉等造形,所製的產品種類達數萬種之多。初期無論在原型、原料、技術,乃至模具方面幾乎完全仰賴日本,本身缺少創作與設計能力。業者雖然曾經力圖振作,開發自有產品,但都未能成功,因而無法落地生根,殊為可惜。

此時期另一發展重點為建築陶瓷的瓷磚,其主要分布地點仍然在北投與鶯歌。臺灣的瓷磚早在日治時期即已發展。北投窯業株式會社早在1900年代即有瓷磚的生產,當時臺北市的「公會堂(今中山堂)」牆面即採用該公司的產品。然而日治時期的瓷磚僅限於北投一地。1970年代由於瓷器碗盤的大量生產,窯場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使得鶯歌原來從事碗盤生產的窯場不得不轉型。除了部份轉型仿古陶瓷之外,大部分的窯場則轉向瓷磚生產。適逢當時建築業蓬勃發展,使得大部分的業者都能轉型成功。另有部分窯場則轉型為西洋石陶器餐具,如咖啡組等的生產。

此時期技術不斷地改良,採用自動機械生產與快速窯爐燒成,產量大幅提高。尤其是在建築陶瓷和衛生陶瓷方面最為顯著,這類窯場的家數不是最多,但是工廠規模與生產量卻是最大者。 (本文引用 請與作者聯絡)


陶藝教學 陶藝訂製

陶藝直購 釉藥供應

服務項目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刻註冊

最新消息 展覽活動 陶藝夥伴  常見問題

陶藝製作 陶藝釉藥 陶藝燒成 陶藝專題

海棠回顧 陶藝家作品

友站連結 陶藝廠商 陶藝好站

陶藝留言 藝術論壇

海棠陶藝之友 FB社團

海棠陶藝 FB粉絲團

 海棠陶藝商店

ip counter



陶藝 陶藝 陶藝 陶雕 釉藥 陶藝家 陶瓷 藝術 陶藝 賈妙陶藝 海棠陶藝 台灣陶藝 中國陶藝 陶藝雕塑 陶藝設計 陶藝訂做 陶藝創作 陶藝教室 陶藝裝飾 陶藝擺飾 陶藝裝置 陶藝壺 台灣壺 porcelain china ceramics pottery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