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陶瓷名詞解釋 (成型)
國立師範大學教授 陳新上 2002'1/1
手做法
在臺灣把土條盤築法又稱為「手做法」,或「手」,以別於「車做法」或「車」。(參閱「土條盤築法」條)
土條盤築法(coiling)
土條盤築法是一種徒手製陶法,不依賴製陶機械工具。把黏土練好之後,先做器物的底部。再把黏土搓成直徑約十公分之土條,業者稱為「土蛇」,將其擱在手臂至肩膀之間,以雙手一推一擋,將土條由下往上層層盤繞,並將土條與土條之間接合穩固。再以陶拍把成品拍打結實並加以修飾而成。
在臺灣又把土條盤築法稱為「手做法」或「手」,也有稱「手擠坯」者,另有土語發音,稱為「土拉走」(音譯:讀如tolatzau)、「土來走」(讀如:tolaitzau)、「土腳走」(讀如:tokatzau)或「土內走」(讀如toletzau)等不同的讀法。(參閱「轆轤成形法」條)
拍陶
初製成之坯體,以石托和拍板分別在器體內外規律拍打,加以整形,並使坯體結實,且拍印紋飾之過程。
轆轤成形法(throwing)
轆轤拉坯成形又稱手拉坯,在臺灣地區的業界稱為「車做法」或「車」。使用轆轤為成形工具,將黏土放在轆轤之圓盤上,快速旋轉,雙手將坯體拉高,以製成圓形坯體的製陶法。(參閱「土條盤築法」條)
車做法
轆轤成形法在臺灣業者之中,又稱為「車做法」或「車」,以別於「手做法」或「手」
南投法
此種製陶法以小團隊進行作業。把土條盤築法與轆轤成形法結合在一起,以不同專長之陶師分工合作,有人以轆轤拉坯,有人以土條繼續盤築,有人專門以陶拍整形,共同完成產品。此種成形法使用於南投地區,故臺灣陶瓷業者特稱之為「南投法」。
陶板接合法(slabbing)
陶板接合法用於製作非圓形的產品,如筷子籠、陶枕等。其過程分為陶板製作與組合兩部分。依成品規格分別製作各部分之陶板模型,稱為「土片斗」。以模型壓印陶板,再將各部分陶板黏接而成。
壓模成形法(press-moulding)
用於造形複雜而不規則之產品,如人物雕塑或有浮雕圖案之作品。先雕塑原型,翻製模型,或直接刻出陰模。製作時,將黏土壓印在模型上,脫模後,可得所需之造形,再加以組合而成。
鏇壓成形法
日治時期引進臺灣,主要用於碗盤之製作,後來亦用於花盆、陶甕和陶缽等產品之生產。主要架構為旋轉轆轤,初期以人工腳踩轉動,後來以電力馬達轉動。上有石膏模型,石膏模型上方有一支壓桿,上面裝有型刀(template),可以押下。以石膏模型控制產品之外形,型刀控制產品的內形。把黏土放入石膏模型內,當轆轤帶動石膏模型旋轉時,押下型刀,內外交互擠壓,即可做出所需的坯體。此法亦有人稱為「鏇坯成形法」,其轆轤業者又稱「碗車」。又有「覆鏇壓(jiggering)」與「仰鏇壓(jolleying)」之不同。
鑄漿成形法(slip casting)
使用石膏模型之成形技術。將黏土磨成泥漿,傾入石膏模型中。利用石膏能吸水的原理,使泥漿吸附在石膏壁上,形成一層所需之造形。傾出多餘的泥漿,經過脫模之後,取出坯體而成。
擠出成形法(extrusion)
將黏土以螺鑽機擠出,經由出口模型或孔洞之控制,擠出之所需之空心或實心土條,切成適當之長度,可得所需之半成品或成品。擠出成形法主要用於陶管與磚瓦之製作,可以大量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