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 海棠陶藝陶人的刀 當各類藝術紛紛跨出藝術殿堂和生活結合之際,我們明白黏土才是最適合的媒材;讓作品從生活中開始,結合創作思考後,再重新回歸生活中! 陶藝 海棠陶藝的書法字

陶藝直購 釉藥供應 陶藝訂製 陶藝教學 服務項目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註冊中心

   回上一頁


常見陶瓷名詞解釋 (成型)

國立師範大學教授 陳新上 2002'1/1


手做法
在臺灣把土條盤築法又稱為「手做法」,或「手」,以別於「車做法」或「車」。(參閱「土條盤築法」條)

土條盤築法(coiling)
土條盤築法是一種徒手製陶法,不依賴製陶機械工具。把黏土練好之後,先做器物的底部。再把黏土搓成直徑約十公分之土條,業者稱為「土蛇」,將其擱在手臂至肩膀之間,以雙手一推一擋,將土條由下往上層層盤繞,並將土條與土條之間接合穩固。再以陶拍把成品拍打結實並加以修飾而成。

在臺灣又把土條盤築法稱為「手做法」或「手」,也有稱「手擠坯」者,另有土語發音,稱為「土拉走」(音譯:讀如tolatzau)、「土來走」(讀如:tolaitzau)、「土腳走」(讀如:tokatzau)或「土內走」(讀如toletzau)等不同的讀法。(參閱「轆轤成形法」條)

拍陶
初製成之坯體,以石托和拍板分別在器體內外規律拍打,加以整形,並使坯體結實,且拍印紋飾之過程。

轆轤成形法(throwing)
轆轤拉坯成形又稱手拉坯,在臺灣地區的業界稱為「車做法」或「車」。使用轆轤為成形工具,將黏土放在轆轤之圓盤上,快速旋轉,雙手將坯體拉高,以製成圓形坯體的製陶法。(參閱「土條盤築法」條)

車做法
轆轤成形法在臺灣業者之中,又稱為「車做法」或「車」,以別於「手做法」或「手」

南投法
此種製陶法以小團隊進行作業。把土條盤築法與轆轤成形法結合在一起,以不同專長之陶師分工合作,有人以轆轤拉坯,有人以土條繼續盤築,有人專門以陶拍整形,共同完成產品。此種成形法使用於南投地區,故臺灣陶瓷業者特稱之為「南投法」。

陶板接合法(slabbing)
陶板接合法用於製作非圓形的產品,如筷子籠、陶枕等。其過程分為陶板製作與組合兩部分。依成品規格分別製作各部分之陶板模型,稱為「土片斗」。以模型壓印陶板,再將各部分陶板黏接而成。

壓模成形法(press-moulding)
用於造形複雜而不規則之產品,如人物雕塑或有浮雕圖案之作品。先雕塑原型,翻製模型,或直接刻出陰模。製作時,將黏土壓印在模型上,脫模後,可得所需之造形,再加以組合而成。


鏇壓成形法
日治時期引進臺灣,主要用於碗盤之製作,後來亦用於花盆、陶甕和陶缽等產品之生產。主要架構為旋轉轆轤,初期以人工腳踩轉動,後來以電力馬達轉動。上有石膏模型,石膏模型上方有一支壓桿,上面裝有型刀(template),可以押下。以石膏模型控制產品之外形,型刀控制產品的內形。把黏土放入石膏模型內,當轆轤帶動石膏模型旋轉時,押下型刀,內外交互擠壓,即可做出所需的坯體。此法亦有人稱為「鏇坯成形法」,其轆轤業者又稱「碗車」。又有「覆鏇壓(jiggering)」與「仰鏇壓(jolleying)」之不同。

鑄漿成形法(slip casting)
使用石膏模型之成形技術。將黏土磨成泥漿,傾入石膏模型中。利用石膏能吸水的原理,使泥漿吸附在石膏壁上,形成一層所需之造形。傾出多餘的泥漿,經過脫模之後,取出坯體而成。

擠出成形法(extrusion)
將黏土以螺鑽機擠出,經由出口模型或孔洞之控制,擠出之所需之空心或實心土條,切成適當之長度,可得所需之半成品或成品。擠出成形法主要用於陶管與磚瓦之製作,可以大量生產。

 

 


陶藝教學 陶藝訂製

陶藝直購 釉藥供應

服務項目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刻註冊

最新消息 展覽活動 陶藝夥伴  常見問題

陶藝製作 陶藝釉藥 陶藝燒成 陶藝專題

海棠回顧 陶藝家作品

友站連結 陶藝廠商 陶藝好站

陶藝留言 藝術論壇

海棠陶藝之友 FB社團

海棠陶藝 FB粉絲團

 海棠陶藝商店

ip counter



陶藝 陶藝 陶藝 陶雕 釉藥 陶藝家 陶瓷 藝術 陶藝 賈妙陶藝 海棠陶藝 台灣陶藝 中國陶藝 陶藝雕塑 陶藝設計 陶藝訂做 陶藝創作 陶藝教室 陶藝裝飾 陶藝擺飾 陶藝裝置 陶藝壺 台灣壺 porcelain china ceramics pottery Studio